从合作、合并到合成,税收征管改革紧扣时代脉搏,按照新时代税收现代化建设总目标,坚持顶层设计循序渐进,并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入推进。尤其是“十三五”时期,税务部门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税之路,持续深化税收大数据应用,为税收现代化建设插上了金色翅膀,使得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持续增强。
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德国浩亭集团,见证了20年来中国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化。浩亭(珠海)制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顾马克先生说,对于今年出台的中办、国办《意见》,他们最关注智慧税务建设以及精确执法。
“税务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推动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今年《意见》出台后,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也对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发出了开启“十四五”时期税收现代化新征程的动员令。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纳税人满意度大幅提升。
税务部门是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频度最高、联系最紧密的窗口单位之一,服务着几千万企业纳税人、数亿自然人纳税人和十亿多缴费人。因此,每减一份资料,每简一道流程,其减负效果都可能是几千万倍、数亿倍,甚至十亿多倍的呈现。
20年来,“中国税收服务越来越好”,不但是国内企业的感受,也成为外资企业和外商的普遍感受。
“对近年来中国税收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我们外企同样很有体会。”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财务本部本部长田中克明告诉记者,“中国的‘放管服’改革让很多税务事项从审批制变成备案制,流程更加透明,税企交流更加畅通,大幅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税务部门从更高站位科学设计改革的制度办法和具体举措,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特别是自2014年至今连续8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努力打造负担更轻、办税更快、服务更好、环境更优的税收营商环境。
以“十三五”为例,5年间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取消26种涉税文书报表、60项税务证明事项,对符合规定的增值税纳税人年申报增值税次数由12次简并为4次,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减少93%,纳税人报税资料压减50%,年度纳税时间压减超过57.5%……
今年以来,税费申报表在数据共享、表单整合、税种联动等方面继续优化。在今年举办的“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税务部门又推出合并申报等100条便民措施。
“减”,正是为了更好地“加”,加服务水平,加服务质效,让在中国大地上的所有纳税人缴费人,都能实实在在提升获得感。
一组数字成为有力见证:2014年~2020年,税务总局委托第三方机构连续开展了7次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共计调查全国36个省区市40万户纳税人,综合得分由2014年的82.06分提升至2020年的86.1分。
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同样印证了这一点。报告显示,中国纳税指标排名在前两年提升的基础上,再度提升9位。其中“纳税时间”指标表现尤为亮眼。
以更加开放的胸襟书写大国税务担当
就在今年11月,“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秘书处还发布《中国税收营商环境改革发展研究报告(2016-2020)》,充分肯定中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做法成效。
“走出去” 扬帆远航“马力”更大
入世后的中国,变化惊人。
从最初的“引进来”,到加快“走出去”,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0年来,中国“走出去”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出口金额占全球比重仅为3.8%,在全球各国中位居第六;2020年,我国出口金额占全球比重已提升至15.8%,稳居第一大出口国。
不仅是商品,资本也实现了“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逐渐扩大,投资领域逐步拓宽,从2001年的69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537.1亿美元,对外投资流量规模首次位居全球第一。
高质量“引进来”,有税收服务;高水平“走出去”,更有税收护航。
——税收协定谈签“加速”。
企业的跨境发展和持续运营,离不开有力的税收合法权益保障。
20年来,为适应入世后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税务部门充分运用多边双边税收合作机制,加快税收协定谈签,加强国与国之间政策沟通和征管合作,积极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税收保障。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税收协定谈签明显“提速”:2014年与德国、俄罗斯签署全面修订后的税收协定;2015年与智利、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签署税收协定;2016年相继与罗马尼亚、波兰、马来西亚、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国签署税收协定……
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16个国家和地区的主管税务部门建立双边税收合作机制,税收协定网络覆盖包括5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111个国家和地区,减少国际重复征税的同时,为跨境投资创造了确定、有利的税收法律环境。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告诉记者,因为中国和波兰签署了税收协定,相关税收保护的条款,即刻就列入了该公司与波兰国家研发中心签署的共建柳工欧洲研发中心协议中,这让企业“走出去”更有底气。